首页 | 加入收藏
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> 公告信息 > 新闻快讯 >

“六化”引领运输服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升级给力优质运输

来源:市公交集团 日期:2016-04-14 08:23

  编者按
 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,适应时代变化,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、更加完善。具体到运输服务领域,推进运输服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哪些新的理念?将如何推进?又能为传统运输行业带来哪些改变?这些问题,迫切需要全行业深入研究。此次摘编2016年运输服务厅局长研讨班主要精神和核心观点,以飨读者。
  以市场为导向 以创新促实施
  当前,运输服务行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但还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和行业监管的需求,因此必须准确把握行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深刻内涵,形成一整套紧密相连、相互协调的制度安排,概括起来就是要实现“六化”:治理导向市场化,治理途径法治化,治理实施创新化,治理手段技术化,治理行为规范化,治理主体多元化。
  治理导向市场化,核心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。以客运市场为例,由于对线路、车辆、运价等实行管制,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灵活性。今后需要围绕激发市场活力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进行系统总结,从法律法规、发展政策、标准规范入手,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。要通过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,创新管理方式,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业治理体系。
  治理途径法治化,核心是要坚持依法治运。要通过立法引领和推动运输服务行业改革,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;要坚持立改废释并举,主动适应运输服务行业发展需要,强化立法前瞻性,发挥好法律对新兴业态的引领和规范作用。
  治理实施创新化,关键是要不断引入新的思维和管理方式。针对道路运输安全,美国建立了“合规—安全—责任”的监管体系,从违规驾驶、从业资格等7个方面,量化分析哪些环节企业违法率较高、安全风险较大,并按照“绿—黄—红”三级进行分类评估。根据量化分析和分类评估结果,有针对性地采取发放警告书、加强路检路查、户检户查等分类管理措施,提升监管效率。同时向社会披露,要求托运人员选择“绿色”等级的企业。这些做法,对加强运输安全监管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均有借鉴作用。
  如今大数据、云计算已深入行业,今后将是“权在用、云在看”的时代。治理手段技术化,关键是要更加应用好信息技术。运输服务行业要更加重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,通过大数据分析,重点监管违法的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,既能提升监管效率、监管效果,又能降低监管成本,减少运管机构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。
  治理行为规范化,关键是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。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授权行使权利,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,真正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”。同时,要进一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,增强队伍的履职能力。
  民众参与是善治的基石。治理主体多元化,关键是要推进多方共治。要让行业协会、企业、从业者参与到行业治理中来,实现自我治理、自我约束、自我发展。
  七大改革优化运输服务供给质量
  推进运输服务行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,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推进实施的战略任务。其中,加快推进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任务重点。
  按照大部门体制要求,推进“大交通”、“大服务”改革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以“一盘棋”思维,形成“一股绳”合力,建立不同运输方式间协同协作、竞合融合的发展机制。
  在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方面,始终坚持“以人为本、鼓励创新、统筹兼顾、依法规范”的改革原则和“增量带动存量改革、细分市场提升运输服务”的改革思路,加快推进改革新政的出台。
  在推进道路客运行业改革方面,总方向是简政放权,研究道路客运企业经营自主权、下放道路客运班线管理权限、推行道路客运价格市场化等重点任务,激发道路客运市场活力,优化道路客运资源配置,促进道路客运转型发展。对于道路客运行业的改革,各地要积极探索创新,贵州、安徽的一些市县为促进农村客运发展,实行由一家公司或几家公司按片区经营,这是典型的“用市场换服务”的发展模式,值得借鉴和鼓励。
  在推进道路货运监管模式改革方面,监管范围将改变以经营性运输来确定监管范围的做法,建立基于运输车辆总质量及相应安全风险来确定监管范围的制度;监管机制将建立基于企业运输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全链条、闭环式事中事后监管机制,对安全风险高的企业进行持续有效干预,形成市场退出机制;并将监管重点向危险货物运输、长途干线运输倾斜,促进形成经营者安全运输、守法经营、优胜劣汰的良好机制。
  在推进机动车维修行业和驾培改革方面,全面实施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,并提出今年推行计时培训、按学时收费、先培训后付费服务模式的驾驶培训机构覆盖率达50%以上,到2018年实现覆盖率100%。
  在推进国际道路运输改革方面,按照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总体部署,以支撑同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和交流合作为切入点,加快构建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新型双多边协定体系,形成开放互联、高效有序的现代化国际道路运输体系。
  从安全管理到安全治理
  安全是运输生产的头等大事,是道路运输管理的首要职责。今后一段时期,必须把 “安全管理”提升到“安全治理”的高度上来,努力实现从治标到治本的根本转变。
  首先,运输企业从“要你安全”向“我要安全”转变。当前一些运输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,深层次原因就是安全生产事故的违法成本低,成本产出比不合理。今后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考核机制,形成目标导向,建立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激励机制,将企业的安全水平和市场准入、经济效益挂钩。
  其次,管理部门从“要你管安全”向“我要管安全”转变。下一步,将依据国家特大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相关规定,研究制定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规范,明晰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安全监管职责、内容及要求,建立“照单履职、尽职免责、失职追责、渎职严责”的工作机制。
  最后,管理主体从“单打独斗”向“协同作战”转变。以“道路运输平安年”活动为载体,以危货运输安全监管为重点,加强与公安、质监、工信、安监等部门的协同,完善危险货物运输监管机制;以城市公共交通安保为重点,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同,形成城市公共交通安保工作合力。
  建设“有用、好用、管用”的运输信息化
  这些年运输信息化边建边用、以用促建,作用效果不断显现,这与推进行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契合的。运输信息化建设必须体现“有用、好用、管用”的工作目标,今后要努力实现“四个转变”:从原来单个系统建设向建、管、用并举阶段转变;从分系统建设到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整合转变;从掌握基本情况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;从简单数据分析向大数据应用分析转变。今后的重点工作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:
  大力推进运政信息系统互联互通。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,努力实现20个省份的互联互通,确保2017年基本实现全覆盖。
  安全管理要做到全天候、全覆盖、无盲区,信息化工作至关重要。要大力推进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。今年部提出要实现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全覆盖,车辆上线率达90%以上。各地要全面落实企业的动态监控主体责任,加强联网联控系统运行考核,确保车辆上线率达到年度目标。
  今年,在大力推进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方面,各地要建立健全长效投入机制,确保完成今年100个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目标任务。
  客运联网售票是提升运输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,也是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。在大力推进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方面,各地要纳入年度重点工作,按照先省内服务、再全国联网的步骤,加快系统建设。此外,要继续深化京津冀联网售票系统建设示范工程,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,为全国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(来源:中国交通新闻网)